科技的发展并不代表内卷的避免,相反,一味追求在虚拟世界中开疆拓土,忽视宇宙和深海的探索开发正是人类社会内卷化的集中反映,此处的内卷,和通常的内卷定义相同,即"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只不过对象从普通的小群体变成了全体人类,社会矛盾的频繁爆发让人类倾向于将自己的灵与肉奉献给虚拟的神,这种奉献的热诚背后充斥着对冰冷现实的无力感和逃避,即便这种虚拟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他们依旧选择忽视甚至忘却这种自知,选择被奴役,膜拜和瞻仰.
另外一方面,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说的"人类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在刻录在基因中的人性的驱使下,人类在总体层面上对未知的深海和太空是恐惧的,可是,要让人类接受自己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的事实,又是可耻且无法接受的.在这种背景下,虚拟世界的扩张从另一个角度为全体人类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幻象,使得人类可以将蒙蔽双眼,逃脱生存困境,将注意力集中在已有事物的"发展"上,即便是内卷式的发展.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人类文明要想长存不休,必须要将触角极力扩张到太空和海洋当中,然而人类总体上呈现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意识形态,这并不新奇,在上帝已死的年代里,人类相信的不再是神明而是科技和资本,而科技为资本所掌控,所以资本的信仰便是人类的信仰,乍看之下,资本代表着贪婪和逐利,并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理性,但可惜的是,正是这种信仰将虚拟世界捧上神坛并加剧了社会的内卷化,而这种情况很难发生改变,理由如下:
-
资本并不具备引领人类社会向好发展的动机,资本行动的唯一动机是为自身逐利
-
资本理性的主体在"自己的寿命是有限的"这样一个前提下,会自发选择在"当下"时间点获利最大的发展方向
-
当资本在一个领域中能或即将获取足够多利润,或者发现切换别的领域所付出的代价远大于自己所失去的时候,它将调用舆论吸引人类的注意力以期更大的利润空间
人类是盲从且愚昧的,尤其是在被消费社会阉割批判能力后基本上已经丧失了真正的自由意志,成为资本的牵线木偶.
一个额外的发现是,如果将上述三个理由作为评判资本能力的标准,就会发现腾讯阿里巴巴等不靠科技驱动的公司才是资本意义上能力最强的公司,我担心这种内卷式的崛起会提醒其他资本,最大化的利润完全不需要科技创新,只需要靠"内卷"就可以了.或许,他们已经意识到了?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预测到了如今的现状,那就是赛伯朋克,它想告诉人们,科技的畸形发展不能解决而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人类的焦虑,可遗憾的是,在资本的操纵下,这种畸形的科技被繁复炫目的光影包装成了一种美学象征,这种人类的焦虑被刻意淡化甚至抹去,转而重新变成一种商品,一种无论是在商业意义还是精神意义上对资本力量更加有利的商品–既谋取了利润,又扭曲了对抗虚拟的文学,这出"化敌为友"实在高明至极.
赛博朋克指出了科技畸形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警告人们这样做的后果,但是很可惜,我们已经停不下来了,看起来,我们势必迈入赛伯朋克式的未来社会中,步履坚定,热切真诚.而到了那个时候,或者在那之前,也许更有价值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走出赛伯朋克?
话说回来,在赛博朋克被提出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们如今看到的虚拟世界的哪怕一丝影子,我所能想到的,是这些科幻作家们凭借自身少得可怜的科技水平和对人性的充分了解所做出的猜测和臆想,或许他们创作的动机中,根本不包括一丝严肃批判的思考,而只是为了博人眼球来多赚点稿费罢了,但总之,他们猜中了,并且猜得更加超前.或许科技的发展史,就是一副肖像画,画的主题叫做人性.